過了處暑,“三高”風險來襲,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這幾件事

  8月23日,今日“處暑”,又作“出暑”,意味著暑熱漸消,太陽直射點繼續南移、太陽輻射減弱,副熱帶高壓也向南撤退,氣溫逐漸下降,天氣逐漸轉涼。

  經歷了三伏的濕熱天氣,各位小伙伴特別是糖尿友們也長舒一口氣,精神也抖擻了許多。

  但小編可要提個醒,處在天氣“變”局當中,我們的身體也會隨之變化,加上自8月初反撲的新冠delta毒株掀起的嚴峻局面,疾防控切莫大意!

  陰陽漸變、暑秋交替之際,我們的身體將受到雙重挑戰: 一方面,處暑時節晝夜溫差逐漸加大,特別在北方地區;風暴降雨減少,濕度降低,天氣干燥,即所謂“秋燥”,此時血壓較夏季慢慢升高,呼吸道疾、皮膚血管風險也逐漸提高。

  另一方面,新冠疫情形式下,我們活動的范圍和強度也會有所限制,糖尿友們更要提高警惕高血糖的發生,防范急慢性并發癥。

  大快朵頤“貼秋膘”? 血糖血脂見分曉

  夏天過后無三分虛,秋季“貼秋膘”是多地的習俗,吃肉食,更偏愛高糖、高脂的食物。而實際上,糖油混合物是能量炸彈,不但會漲體重,還會加重胰島素抵抗,使得餐后血糖水平節節攀升,血脂紊亂也隨之加重。

  處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潤燥為主,慎貼秋膘,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;濕度驟降,人們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黏膜干燥,應少吃辛辣、煎炸食品,多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物,如百合、蓮子、山藥、藕、平菇、番茄等,注意定時定量。

  秋高氣爽? 小心血壓偷偷爬上來

  眾所周知,夏季氣溫高,外周血管舒張,血壓水平相對較低,但隨著處暑來臨,氣溫緩緩下降,血壓也會偷偷爬上來。有研究發現,室外溫度每降低1℃,收縮壓可上升0.26mmHg,舒張壓可上升0.13mmHg,對于合并有血管的患者來說,血壓上升更加明顯,氣溫每降低1℃,收縮壓會升高0.38mmHg。

  因此當氣溫驟降,血壓有時將面臨近10mmHg的變化,這對我們脆弱的血管提出了嚴峻的挑戰。因此,秋高氣爽之時,需注意適當保暖,并增加血壓監測頻率,及時調整降壓方案。

  夏秋交替,防范血管事件預警升級

  夏秋交替,氣溫降低,血管收縮,管腔狹窄,引起的血管痙攣和血壓波動會給心臟帶來極大負擔,心腦血管事件如心梗、卒中高發,糖尿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話更會雪上加霜。因此,處暑日更應提醒自己需要全面控制血糖、血壓、血脂,切不可放松警惕。

  血糖水漲船高,基礎胰島素必不可少

  隨著天氣變涼,飲食攝入不可避免的增加,一定防范全天血糖的上升哦。及時監測血糖,血糖不達標時需注意咨詢醫生調整藥物。

  整體血糖水漲船高之際,正是基礎胰島素用武之時。超長效基礎胰島素是我們值得信賴的血糖“管家”,其可以將空腹血糖保持在理想范圍,低血糖風險亦很小,餐后血糖過高時可以放心加用控制餐后血糖有優勢的藥物如GLP-1受體激動劑、DPP-4抑制劑、α-糖苷酶抑制劑等。

  另外對于擔心全天血糖達標的患者來說,即將在中國面世的全球首個胰島素/GLP-1受體激動劑固定比例復方制劑(所含胰島素為甘精胰島素)將會是強有力的降糖武器,其一天一次注射既可實現空腹/餐后血糖的全面控制,又可以避免多藥口服和多次注射帶來的不便,可謂一舉三得,值得期待。

  處暑,秋意將來;祝君處變不驚,穩坐泰山,打好應對秋冬血管事件和新冠疫情的阻擊戰!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askforfun.com/hangye/baojian/2021-08-24/525119.html

友情提示: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且不構成任何建議,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如果讀者發現稿件侵權、失實、錯誤等問題,可聯系我們處理

健康快報
7*24小時快訊
健康圖文排名

文章排行榜

  • 周排名
  • 月排名
欧美一区二区三在线-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-国产精品国产偷在线拍-久久精品99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