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承創新中醫藥文化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

  • 2023-09-25 10:19:55   
  • 李明朝
  • 獨家

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。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。中醫藥學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和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瑰寶,有著獨特的生命觀、健康觀、防治觀。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,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,必將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大有可為。

  中醫藥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疫防治理論體系

  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,凝聚著中國人民的博大智慧。數千年來,中華民族屢遭天災、瘟疫卻屢屢化險為夷得以不斷繁衍,中華文明得以薪火相傳,中醫藥的傳承發展功不可沒,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重要貢獻。

  古往今來,在同疫斗爭的過程中,中醫藥學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疫防治理論體系。秦漢時期,《黃帝內經》作為中醫理論體系的奠基之作,十分重視疾的預防,提出了“治未”預防學思想,教人以養生的原則和方法。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的世紀大疫,張仲景的《傷寒雜論》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、癥狀、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,提出了對傷寒“六經分類”的辨證施治原則,為瘟疫的救治提供了理論分析和實踐指導。

  新中國成立后,中醫藥在防治傳染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。在治療乙腦、麻風等方面,屢屢彰顯了中醫力量。在抗擊非典疫情和新冠毒感染疫情中,中醫藥療效明顯,表現為有效改善疾初期癥狀、減少輕癥向重癥轉變、中西醫結合縮短程、加快患者康復進程等。中醫藥屢建奇功,彰顯了中華民族原創醫學科學的獨特優勢和價值魅力。

  中醫藥學蘊含著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

  中醫藥學作為中華民族原創醫學科學,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,凝聚著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與疾作斗爭的博大智慧,是中華文明的瑰寶。中醫藥學注重整體認知,注重從宏觀、系統的角度揭示人的健康和疾的發生發展規律,是人們治祛疾、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,蘊含著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——如“天人合一”,體現了整體觀念;“辨證論治”,體現了辯證思維。

  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,中醫藥學融合了中國哲學思想,逐漸構建了陰陽五行、五運六氣、藏象經絡、辨證論治、性味歸經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,其中“陰平陽秘、形神統一”的整體觀念,“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”的生命觀念,“三因制宜、辨證論治”的防治原則,“與天地相參、與日月相應、與四時相合”的養生理念等,體現了中醫藥學善于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哲學融會貫通,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理論體系,為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重要基石。

  發揮中醫藥“治未”的獨特優勢,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

  “治未”是中醫理念的精髓,中醫藥在“治未”中具有獨特優勢。“治未”源于《黃帝內經》,強調預防為主,包含未先防、既防變、瘥后防復,正所謂“上工治未,不治已,此之謂也”。當人體內已經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,但未顯露象,或已有顯露但尚未確認癥的情況下,發揮中醫藥“治未”優勢,運用中醫進行干預,可以阻止“風起于青萍之末”,防止疾加重。

  我國人口眾多,隨著工業化、城鎮化、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,城鄉居民生活方式和疾譜也在不斷發生變化,人民群眾對于健康的多層次、多樣化需求持續增長,健康成為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頭等大事。以治為目的的醫療模式、單一的治療思路,并不足以遏制慢性的蔓延趨勢,也難以攻克多因素導致的復雜疾。人民群眾不僅要求能看、看好,更希望不生、少生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必須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,將“治未”的理念與預防保健、疾治療、患者康復融為一體,發揮中醫藥在“治未”中的主導作用、在治療疾中的協同作用、在疾康復中的核心作用,讓中醫藥造福人民,滿足廣大群眾希望就近享受預防、保健、康復等中醫服務的現實需求。在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的同時,還要引導人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,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,全方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,保駕護航生命全周期、健康全過程,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人人參與、人人盡責、人人共享。

  堅持中西醫并重,在傳承中創新,在創新中傳承

 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。中醫和西醫兩套醫學體系的文化背景、思維方式、理論基礎、研究方法存在差異,各有優勢,可以做到互助互補,但不能互相取代。中醫藥雖然古老,但其理念卻并不落后?,F代醫學中強調的系統科學、精準醫療、藥物組合等理念,和中醫藥學的天人合一、整體觀念、辨證論治、養生保健、復方治療等理論并不矛盾。換句話說,中醫藥學理念雖然歷史悠久,但歷久彌新,好使管用。最有力的證明是,面對新冠毒感染疫情大考,中西醫相互配合、優勢互補,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。其中,從中醫藥古典醫籍中挖掘、篩選出來的“三藥三方”,有效降低了發率、轉重率、亡率,有效提高了治愈率,加快了恢復期康復。中西醫結合、中西藥并用,是疫情防控成功的一大特點,也是中醫藥傳承發展、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。

  堅持中西醫并重,推動中西醫相互補充、協調發展,必須實現中醫藥在傳承中創新、在創新中傳承。要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的精華,以現代科技智慧為助力,以現代科學語言來闡釋,讓古老的中醫藥插上現代科技的“翅膀”,把祖先留給我們的中醫藥寶貴財富繼承好、發展好、利用好,開創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新格局,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中醫藥力量。

  作者單位:廣州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

 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“十三五”規劃研究專項“‘講好中醫藥故事’德育品牌建設理念與路徑研究”(2020JKDY013)階段性成果

分享: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askforfun.com/dujia/2023-09-25/702370.html

友情提示: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且不構成任何建議,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如果讀者發現稿件侵權、失實、錯誤等問題,可聯系我們處理

健康快報
7*24小時快訊
健康圖文排名
欧美一区二区三在线-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-国产精品国产偷在线拍-久久精品99视频